close

 

 

前言:

上一次更新是二月,有一點慚愧(三秒)

這半年讀了不少書,只是工作太忙了,又跳進血源詛咒的大坑裡。其實看了許多很多好書(如王鼎均的《怒目少年》等),遲遲沒寫心得。

昨天讀完了這本,頗具盛名的經濟學經典:《西方世界的興起》。

作者敘述很有條理,便來記錄一下。

 

---

 

書名:《西方世界的興起》

其它資訊:博客來連結

頁數:320頁,分為三篇、十二章

目錄:
一、理論與概觀
二、西元 900-1500 年
三、西元 1500-1700 年

 

---

 

心得:

 

  首先,為這位作者的寫作方式喝采。

  不愧是學者,寫作模式猶如論文,第一章開門見山,提出問題及中心論點,中間章節提出推論與佐證,結語呼應第一章。

  每一章首尾還有重點整理,讓讀者不至於在推論與描述中迷失方向。

  真是受到良好訓練、為讀者著想的寫作方式!

 

  本書書名即是主要問題:「西方世界興起的主因是什麼?」

  我的第一反應:工業革命」或「航海殖民」。

  然而,作者的回答是:「有效率的經濟組織是經濟成長的關鍵,是西方世界興起的主因。」

  裡頭講的是「制度」,而且是中世紀時期,制度如何演變,創造一個鼓勵新技術的環境。

 

  全書風格,可引用作者自敘:

  「本書是一項詮釋的研究,一個擴大的解釋速寫,而非傳統意義的經濟史。」

  沒有複雜的理論或數學,只有少數的定義,主要篇幅在於描述中世紀的風貌,封建制度的國王、領主、佃農,以及新興國家的王室、僱傭兵、商人等。

  基本上,就是大家認知裡的中世紀,可以看到平民生活的描述。

  有別於一般歷史敘述,不談政權覆滅、宗教文明發展等歷史事件,而是從「利益」的角度解釋,如何從封建制度走向民族國家。

  以經濟/金錢的角度出發,著重於貿易方式、商業制度、政商權力消長……等幾個方向,來推論出作者的中心論點。

  作為一個高中畢業後,就沒碰過經濟相關知識的人而言,是一本可以輕鬆理解的書藉。


  討論起點是十世紀 (西元 900 年,黑暗時代結束),終點:十八世紀 (西元 1700 年),不談工業革命。

  分為 900-1500, 1500-1700 兩階段,是因為 1500 年前,西歐各國經濟情形相似,直到 1500 年,封建制度瓦解,民族國家崛起,新興國家面臨財政問題,以不同的處理方式,發展出不同的經濟制度與財產權。

  以荷蘭、英國、法國、西班牙為例子,解釋為什麼前兩者能在十八世紀之後持續的經濟成長,而後兩者衰退。

 

  總結而言,是一本觀點有趣的書(雖然它已出版四十年了),裡頭有豐富的細節,也有作者提供的重點整理。

  附帶一提,譯者曾是作者的學生,除了導讀外,還寫了作者諾思的生平 (~2015)、學術貢獻、教學風格等,情感真摯,讀了有一點感動。

 

  以上偏介紹,心得的話,

  看作者一路推論下來,還滿有道理的,但想想久遠的高中歷史課本,感覺西方世界之所以興起,還是有太多原因了。

  要說真正的心得,就是讓人感到:

  每個事情都是綜合因素的結果,當下沒有人知道會怎麼發展,又會有什麼影響,而所有關於該事件的解釋,也都只是部份的,無法確認是否關鍵性,所有的東西都混成一團,就看每個人相信什麼、想看到什麼。

  那個國家會興起、那個國家會衰敗,這件事,並不是單一人或單一團體有意識造成的結果,而是所有人根據不同的目的行動,加上偶然性,綜合出來的偶然結果。

 

  所以,對這本書的評價是,它提出一個有趣的觀點,一個可能的、部份的原因,不過不認為這是西方世界興起的主因。

  當然作者身為一名經濟學教授,必然是要從經濟的角度出發,以淺顯的文字,提供了一種「用錢看世界」的觀點,重新詮釋我們已知的歷史結果。

  很有趣,的確能引發興趣。

  會去翻一下作者其它著作,如果也像這本一樣好理解、有作者的重點整理,那麼也會讀的。

 

 

  以下記錄一些隨筆,第一篇理論與概觀(前兩章)

 

---


  第一章:議題

  中心論點:有效率的經濟組織是經濟成長的關鍵,是西方世界興起的主因

  經濟成長,指的是人均所得(所得除以人口數)長期上升,也就是社會總所得比人口增加的速度快。

  過去經濟史學家認為,技術進步是經濟成長的主因。近期有人強調其它因素,如人力資本的投資 (提高人力素質) 及市場資訊成本降低等,能促成產出成長。

  但作者認為,上述並非經濟成長的原因, 而是經濟成長的內容。

  本書強調何者導致了經濟成長。論點:除非現行的經濟組織有效率,否則經濟根本不會成長。

  經濟組織有效率,個人才有動力執行會造成經濟成長的活動。

  經濟組織有效率 -> 要讓私人報酬率趨近社會報酬率,表示沒有第三者未經當事人同意,即獲得利益或負擔成本。

  (每個人都會得到應得的利益,以及負擔應得的成本)

  這取決於財產權是否完整、是否被執行。

  舉例:

  1. 航運,時鐘準確度,智慧財產權。

  2. 航運,賄賂海盜,保證航運安全,財產權。

  3. 西班牙土地政策,羊主團跨經各地,破壞農作,導致社會所得提高,但人均所得下降。

  稍微補充了這三個例子

  提出兩個普遍阻礙財產權進展的原因:

  1. 缺乏方法強迫第三者承擔他應該付出的成本,或無法抵制大家只想搭便車的心態

  2. 創造或執行財產權的成本,超過它能帶給任何團體/個人的好處 (然而它對社會整體是有益的)

  財產權是社會制度中的一部份。

  本書特別成興趣的制度是:

  能實現經濟單位的規模經濟 (公司、組織)

  鼓勵創新的方法 (獎金、專利法)

  改善市場的效率 (圈地私有、 匯票、廢除農奴)

  減少市場的不完全性 (保險公司)

  自願性組織,政府,兩個實施機構在實施新制度的不同

  政府,一旦立定,將來擺脫不掉,具有較高的撤銷成本

  政府,可以全面性執行財產權

  由於搭便車心態,軍事防禦等公共財,無法排除第三者獲利的問題,所以最有效的方法,就是建立政府的權威,向所有受益者克稅。

  這些制度,在歷史上有形形色色的樣貌,以法律、規章、習俗等,提高政府保障財產權的能力。

  一般而言,政府規定並實行財產權制度的成本低於自願組織,所以自願組織多以繳納稅金換取政府對財產權的規定與執行。

  然而,政府不一定會這麼做,創造、規定及施行財產權,需要代價,有時不保護/不實施這些財產權,可能短期有利/成本較低。

  導致西方社會興起的原因是制度創新,導致制度創新的主要原因是人口成長,下一章講歷史上的人口成長。

  


  第二章:概觀

  引用簡明劍橋中古史,介紹十世紀的封建制度、莊園制度

  封建制度提供穩定和秩序,使人口成長。

  漸漸地,戰爭止息,出現貨物交流的市鎮

  十一、十二世紀,貿易與商業復甦。形成有行政和保護職能的政府,制定商業相關的法律。

  十三世紀,由於人口上升,土地不足,土地利用更加「排他」,勞力數量增加(價值降低),人民生活水準下降。

  農民生活水準下降,但貿易與商業大肆擴展。促進銀行業和商業制度協定的改善。

  由於人口成長>產出成長,產生饑荒,後來遇到瘟疫,鼠疫和肺炎,流行病,人口下降。

  下降一世紀後,土地再次充足,勞力價值提高,工資普遍上升。

  此時,莊園制的主僕關係逐漸消失,農奴獲得土地。商業方面,人口下降造成市場改良步調變緩,為了維持貿易,制度偏向「防禦性」(防止同行加入、競爭),組成地方性的聯盟(漢撒聯盟)、行會等。

  等到十四世紀後半,人口重新成長,封建制度已退位,隨著航海技術進步,引發探險活動,發現新大陸和移民,舒緩了人口成長的危害,也造成財產權進一步改變。

  EX:圈地時代 <-?沒有太多解釋

  商業擴張,催生「聯合股份公司」、處理金融和風險問題的制度。發展法規,更有效率處理無形資產的所有權。

  不是一項簡單的改變。

  不同地區有廣泛而分歧的發展。

  市場經濟擴大->民族國家型態。

  莊園->國家。

  為了稅收而擴張貿易規模,封建城堡不能有效保護遠程貿易->較大的政治單位或聯盟,形成保護商路。

  各國君主都想徵稅,各種方法壟斷權力,影響了經濟的結構。

  法國和西班牙:君主奪走代議制的權力,提高地區壟斷,抑制創新。

  荷蘭:商人寡頭體制出現(後面會談)

  英國:內亂後,國會地位升高。

  因為英國、荷蘭的發展,形成適宜財產權演變的環境,獲得持久的經濟成長。

  買土地所有權、自由勞動力、保護私人財產、專利法、鼓勵知識等。

  這些基本修件,讓私人收益率相當接氞社會收益率,使英、荷經濟能持續成長。

  之後,這些改變,逐漸蔓延到歐洲其它地區及海外殖民地。

 

---

 

  以上。

  如個人心得所言,本書第一章即提出問題及中心論點,第二章是全書大綱。

  當然,後面章節也很精采,提到了一些有趣的細節,

  如:人口成長/減少帶來的影響,馬爾濟斯 馬爾薩斯陷阱,介紹封建制度的土地責任歸屬,農業如何發展(三田輪耕制),西歐各國貿易的商品分類,各國王權對商業的控制範圍,等等。

  可一窺中世紀風貌,如果熟悉《巫師》或其它中世紀題材的創作,會覺得份外親切。

  不過細節太多,就不筆記了。

 

 

arrow
arrow

    卡滋里滋多里多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