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

書名:當企業購併國家---全球資本主義與民主之死
作者:Noreena Hertz(書背是作者霸氣美照
譯者:許玉雯
出版:經濟新潮社:城邦文化
發行日期:2003/08/01
頁數:11章,每章20頁上下,共261頁(意外地短篇幅)

---
書評
---

先給好評,薄薄不到300頁,但觀點精闢,CP爆表。

閱讀此書不需任何進階的歷史、經濟、政治背景知識。(這三者我都停留在高中程度)

書中內容對照現實(台灣現況,或任何資本主義國家現況),堪稱活生生血淋淋,正在發生中。舉幾個例子:大老闆放話撤廠出走、媒體壟斷、消費者抵制不肖廠商、群眾抗議等等。加上最近重看<紙牌屋>,也很有了感觸。

一些我們理所當然卻渾然不覺的概念,被作者有組織性地結合在一起,並指出背後的概念。令人不禁發出感嘆:「同樣活在這個時空,真佩服作者能看得這麼透徹啊~」

主要討論,當今社會中企業用金錢滲透政府、媒體,使民主逐漸失效的現象。官商勾結問題,歷史上一直都有,但今日商業全球化的情況下,衍生了更嚴重的危機。

各章結構滿有秩序的,都是先舉一個實際例子,再解說概念,舉第二個例子,再說第二個概念,以此類推。各個概念簡潔有力、連貫,閱讀起來很通順。不過書中例子篇幅都偏長,建議是先看概念,再回頭對照例子。

依照著這個順序:作者先說明這個現象、解說現象原因及歷史淵源、針對現象提出問題、根據問題進行正反面的討論、最後提出自己意見。

整本書只有一個重點(或結論),中間都是輔助說明、正反辨論等等,完全沒有偏離主旨,架構嚴謹直逼論文,讀起來十分通透暢快。

可以說,看了<當企業購併國家>我才知道什麼叫邏輯好,之前幾本分數都該調低。

特別的是,作者不單單指出企業取代政府的缺點,她也有講優點。個人覺得沒必要,因為企業本來就以自身利益為目的。但作者十分貼心地將優缺點都指出來,再根據政府應盡職責去討論企業是否能取代政府(結論當然是不行)。


給個Rating的話:
殘酷寫實:★★★★★ (雖然是十年前的書,但書中情況現在還在發生。
敘述邏輯:★★★★★ 
輕鬆程度:★★★★★ (只有一個結論,又能對照現實,好懂又好掌握重點。

唯一要抱怨的,大概是寫各章主旨時,覺得字字珠璣好難拿捏。



最後推一個影片:<上周今夜:貧富差距>
http://www.dadas.com.tw/tonytsou912/37543/?PageSpeed=noscript

---
各章主旨

---

---
第一章:一場不會被播出的革命
---
講述本書目的主旨。

---
第二章:住在物質世界中
---
科技進步,使得資本主義遍佈全球、無孔不入,為各國帶來繁榮經濟。
各國政府該如何面對跨國企業呢?
近代歷史上,歐美政府皆對市場採取自由放任態度,甚至將經濟成功視為第一目標。
這種決策,讓國家獲得許多利潤,但沒有代價嗎?

---
第三章:何不食肉糜
---
全球化的資本主義,及國家採取自由放任態度,的確為國家帶來巨大商機。但它也造成嚴重的貧富差距,賺來的錢不是完全分配給所有人。僅有少部份人得利。不論是在民主/獨裁、落後/進步的國家,它都造成了經濟兩極化的現象,並且創造出富可敵國、難以控制的跨國企業。

一個好的國家政府,應負擔起照顧經濟底層人民的責任。但政府的壓力不僅來自人民,也來自企業。

近代歷史上,政府一向採取自由放任的態度,一旦加強對企業的控制,企業便以出走或打擊金融市場作為要脅。甚至政府必須不斷提供福利給企業,以挽回它們,而非提供福利給人民。

當經濟成功被視為最高目標,政府及人民均忽略了經濟成長應具備更崇高的目的---安定、提升生活水準、以及一視同仁地增進所有人的社會和諧。

---
第四章:民營企業的守門人
---
談自冷戰以後,各國政府外交策略上的轉變。

政府依賴民營企業的成功,而從監督者變成企業的支持者。個別企業的利益以及整體產業的利益可以主導外交政策,同時超越了道德、人權,甚至是法律的考量。

假民主之名,行貿易之實。「政治活動皆以金錢為考量」。各國政府,與原本應保持中立的全球治理系統,都逐漸往企業靠攏。

政府誤以為企業運作良好,即會讓社會更好。但忽略了一個事實---在全球化的時代,跨國企業並不對某一國家效忠。

不是說政府官員不應致力於國家經濟繁榮。但是把經濟列為首要考量,各國政府很可能因此淪為企業的傀儡。

---
第五章:可出售的政治
---
現代民主制度下,媒體及廣告成為拉攏民眾的主流政治手段,但成本十分昂貴。隨著玩政治的成本愈來愈高,黨費、個人捐款已不足應付,於是民營企業趁虛而入,他們用錢買到了政治人物的行動與影響力。即使有法令限制,也無法阻止祕密交易或鑽漏洞。

用錢買影響力的情況,也發生在媒體上,尤其是平面媒體。

金錢魅力蠱惑了政治人物及媒體,使得政府愈來愈無能,不願也無法代表人民意見,同時逐漸喪失道德目的。於是選民開始政治冷感,許多人乾脆放棄政治。以全球來看,民眾都漸漸失去對政黨的忠誠度。大多數人民,無論住在那裡,似乎都認為選出的官員不在乎人民所重視的問題。

政治人物花更多錢,試圖引起選民注意,但選民已摀住耳朵。選民以拒絕投票來表達他們的不滿,或著透過拒絕購物,來表達政治立場。

---
第六章:買東西,別投票
---
在企業逐漸箝制政府的同時,許多公民感覺到政府不再幫人民進行監督,因此越來越多人開始自行監督。越來越多人繞過傳統的政治途徑,直接向他們認為可以解決問題的機構表達需求---這種機構就是企業。

(基因改造食品的例子)

漸漸的,參與政治最有效的方法,並非投票,而是在超市裡看消費者肯不肯掏腰包。消費者運動成為主流,宣傳不道德企業的負面形象,或是讓產品滯架賣不掉,都是有力的武器。

不僅只有消費者帶領企業走向,越來越多的個人投資者(股東)及金融機構,都開始規範企業。

在這個企業商標充斥的年代,聲譽極為重要。企業發現到他們必須面對新的期望,被要求處理消費者及股東關心的問題。是否使用童工?是否破壞環境?是否支持獨裁政權等等原本是政治人物處理的問題。

---
第七章:在美好事物的背後…… 
---
上一章的消費者政治,是建立在近乎完美的資訊環境裡進行的,但現實世界並非如此。

新聞報導也逐漸商業化,因為媒體也背負業績壓力,業績來自於收視率與廣告收入。越來越多媒體成了集團旗下公司,報導不公的情形日益嚴重。

當政府漸漸失去監督企業的能力時,消費者與股東被迫負起這份責任,這時如果喪失新聞自由,新聞無法被報導,人們根本無由提出抗議。對那些努力找出真相的人來說,光是分辨新聞虛實就費時費力,再有心的消費者也受不了資訊的疲勞轟炸。而一件事只要不再報下去,大眾自然而然會以為這個議題不復存在。

除了媒體之外,更讓人困擾的是那些立場應該中立的團體,他們替企業背書,結果背底下與企業掛勾。科學研究的客觀性遭人質疑、許多研究中心、政府機關、公益組織、消費者組織,甚至是宗教領袖,現在都接受企業的資助。這些資助很明顯會危害到客觀公平的原則,進而影響到資訊正確度。

消費者被迫尋找更新的管道取得資訊。網際網路成為深入檢視公司更方便的方式。網際網路與傳統媒體最大的不同是,這是互動媒體,開放讓會員分享及抱怨。謠言不分時區、地區,訊息雜亂地呈現在螢幕上。

從公司角度來看,網際網路成了企業的惡夢。但從消費者角度來看,網際網路提供了直接、方便的方式,檢視企業與對抗企業。但從其他管道來的資訊是否真的比從傳統媒體來的更可靠?這點我們應該特別小心求證。

雖然消費者和股東的意識抬頭,卻無法取代民主國家原有的功能---政治上的人人平等。反而是讓有高消費能力的人,更有權大聲說話。政府不能就此放手不管,否則以消費力決定權利的制度會造成民主體制的危險。

---
第八章:慈善企業家
---
現在,許多企業有非常雄厚的資源,物質已經不能滿足他們,為了名留青史,他們決定在政治和社會舞台上軋上一角。

政府在許多事務上漸漸無法掌握,企業龍頭便承擔政府責任、參與公共事務。出錢金主取代了政治人物的角色。成為非透過選舉產生的政治家、外交大使、政策提倡者。他們的財富與管道,讓他們更有能力宣傳他們的理念,推動他們的價值觀。

許多企業家都希望運用財富來達成政治目的。他們沒有耐心等待政府回應,也不走傳統政治管道。他們摒除主權國家的觀念,意圖凌駕於人民選出的官員之上。

當企業家基於商業利益而行動時,他們能在國家、宗教、種族衝突之中建立合作關係;相較之下,政治人物對和平的努力似乎越來越無效。

事實上,商業正在塑造新的政治型態。這個發展是企業悄然奪權的重要特色。

---
第九章:企業父母
---
在現階段企業悄然奪權的趨勢中,越來越多企業攬下了社會責任,而那些責任是政府無力承擔,所以企業家只能自己處理,開始充當社會福提供者、社會改造者,也就是接手了政府的角色。

(例子:南非礦工的愛滋病防治)

在許多第三世界國家,政府窮困到無法供應最基本的公共設施,如教育、衛生、道路等。於是企業就自己做。因為社會動盪和貧困問題,對地方經濟的長期投展不利。企業就得扮演外交官、政治人物、調停人的角色。

企業逐漸了解到社會和環境議題其實關係到企業的整體表現,如果只顧自己利益,忽視社會福祉導至社會全盤瓦解,企業還是得付出代價。而對社會貢獻的投資報酬率極高,在道德上留下美名,又能獲得實質商業利益,可說是名利雙收。

所以我們看到現階段的悄然奪權:越來越多企業挺身對抗政府,積極推動政府應辦事項,似乎已取代政府,成為唯一想去解決任何失衡問題的組織。

政商角色其實在互換:政治融入了企業界,而消費主義進入了政治圈。國家卸下一些原本該做的事,而企業慢慢概括承受這些責任。

以往我們視政治為改革性的法律制定和社會造的必要手段。今天我們看到,還有其他組織可以取代政治的某些角色。消費政治和企業勢力的結合,能取代傳統的政治嗎?

---
第十章:誰來把關?
---
讓企業取代政府並不妥當,因為為企業及其管理階層都不是民選的。

執行政府業務並非企業的本業。面對當地社會問題不知所措,對策略經驗也很有限。接受企業援助有層層風險。

第一層,如果企業轉移投資地點(在跨國企業是很常見的事),他們對當地的援助也會跟著抽腿;
第二,企業扮演政府角色,會削弱當地政府自己發展健全體制的動機,當企業離開了,當地可能完全沒有能取代這些企業的機制。
第三層,企業可以利用地主國的這種依賴性,要求種種待遇及更好的營業條件。
最後一層風險是,企業這種「社會責任」的政策,可能是躲避在關心的外衣下,實際上卻濫用其權勢。

歷史上及近代都顯示,跨國企業強取豪奪的時候多,尋求和平公義的時候少。

企業在許多方面都比其它組織更有能力主持正義,這是我們不能忽略的事實,但大前提是一切要「管理得當」。市場機制並不能保證企業不會違反社會利益,因此,我們最終還是必須仰賴政府來守護社會利益,而政府也要有那個能力才行。

我們必須用到強制法規,來保障個人的權益,確保企業不會濫用權力、危害社會。

企業並不是社會的管理人,而是追求利益的商業團體。相對來說,政府應該是社會機構,理應以民意為重。政府自扁身價向企業界低頭,將導致改善社會必須仰仗商業利益。讓企業悄然奪權,我們最後可能得求助無門,也失去代表人民的政府。

---
第十一章:收復國家
---
我們看到政府漸漸失去權力與獨立性,企業慢慢大權在握,但是一個新的政治運動正在興起:抗議活動。抗議運動是透過示威、宣傳活動和直接行動,迫使政府和企業如果維持現狀,必須付出額外的代價。抗議運動並無固定成員,也沒有實際基地,可是並不因此失去力道,反而增加了機動性。
在網路時代,要發起群眾運動更是易如反掌。

覺得政府不再能代表他們的人,因抗議活動而有發聲機會。

抗議活動雖然有違傳統概念中的民主代議政治,卻使民眾確實享有民主,但這並非解決企業悄然奪權的長久之計。

公民社會團體,並不是經由民主程序產生的,其實不能代表民意。它們可能不夠面面俱到,或是像企業一樣在法理上站不住腳。

雖然抗議運動有一些問題,但重點是,抗議運動的力量是否可以改變政治運作、促進改革。

從歷史上來看,結合消費者運動與抗議運動,使賦權於民是成為可能。但如果政府不尋求解決方案、不願抵擋大企業的壓力,使企業悄悄接管政府。到最後,就會是政冶的終結,社會陷入抗爭、鎮壓、絕望的循環。

這個問題是可以解決的。
第一,在國家方面,要卸除企業的權力,打破企業用資金箝制政治運作的現象。
第二,停止「由上往下分配的經濟政策」,必須面對貧富差距日益擴大的問題。
第三,政府必須清查全國企業的權力。加強法,考量有些公共財是否應收歸政府管理。
在國際方面,我們得先建立一套機制,協助人們抵抗不公。使跨國企業不論在那裡營運,絕不能侵犯勞工權益。

長期規劃上,必須強化地方和國際社會上對企業的管理,以及落實管理的法規。
短期規劃上,各國政府須進行司法改革,揭開不肖企業的弊端。

接下來,我們需要建立世界社會組織,來和世界貿易組織抗衡,還要調整全球市場機制,確保我們能長期保護人權。最後,我們必須協助那些因全球化而蒙受損失的人。

如果這個世界上,權力不對等的狀況持續下去,我們就會看到抗爭取代政治運作。民主政治將會終止。除非掌權者能改善這些問題,否則在全球化利益能夠雨露均霑前,人們會持續反抗全球化。


---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當企業購併國家 讀書心得
    全站熱搜

    卡滋里滋多里多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